我不在那儿

我不在那儿

七人一个卜戴伦,摇滚·启示录,身不在此,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我不在场,自由驰骋,摇滚启示录

免VIP全集在线看

年代:2007 

首映:2007-11-21(美国)

时长:135分钟(美国)

语言:英语

观看量:23296

豆瓣:7.9

更新:2024-05-01 08:52

剧情: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活的传记电影中,六位演员将分别扮演鲍勃·迪伦,解读鲍勃在不同时代的人生故事和音乐经历。这部电影讲述了鲍勃·迪伦早年作为一名民谣歌手的艰难生活,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美国民歌产业中的英雄和知识分子,有争议的摇滚改造,摩托车事故,以及他后来从公众视野中退休的故事。近年来,他的工作重点不是录制唱片,而是举办巡回演唱会,比如“永不落幕的巡回演唱会”。在英国作家霍华德·苏尼斯撰写的鲍勃·迪伦的一本非官方自传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迪伦的童年和家庭生活。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尤其是与他的妻子苏拉(夏洛特·甘斯伯格饰演)的作品。此外,霍华德·苏尼斯还透露了与这位资深摇滚歌手的秘密恋情,这位歌手自1986年以来与他的一位伴唱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婚姻。每个故事都描绘了迪伦活泼多变的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电影对每个故事采取了不同的拍摄方法,并将其与不同的主题相匹配:伍迪(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饰演),一个11岁的黑皮肤男孩,总是在跑步;罗比(本·韦斯莱饰演)是一位迷人而随意的词曲作者,他总是在路上;裘德(凯特·布兰切特饰演)是一位年轻的雌雄同体摇滚巨星;约翰/杰克(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是一个民间偶像,他重新发现自己并传递福音;比利(理查德·基尔饰演)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亡命之徒,是一个活生生的奇迹,但逐渐衰老。幕后制作:【六人扮演鲍勃·迪伦】你能想象在银幕上扮演鲍勃·迪兰需要多少演员吗?托德·海因斯用他的新片《我不在》给出了答案——六个。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由六位演员在六个方面扮演鲍勃·迪伦,包括克里斯汀·贝尔、海耶斯·莱杰、理查德·基尔,甚至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迪伦十几岁时由黑人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扮演。凭借李安的《断背山》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澳大利亚影星希斯·莱杰将迪伦塑造成一名音乐家,英国演员本·韦斯肖(香水2006)将迪伦描绘成19世纪痴迷于法国诗人兰博的人。克里斯汀·贝尔(Kristen Bell)在电影《蝙蝠侠:战争年代》(Batman:the Time of War)中饰演迪伦,他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迪伦倡导音乐时期,代表作有《时代》(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和这位歌手在转换时期探索福音音乐。正如导演托德·海恩斯所描述的那样,理查德·基尔对迪伦的刻画有一种“西方嬉皮士”的氛围,融合了迪伦歌曲中的虚构人物,象征着他从公众视线中消失的时期。海恩斯说:“我们让迪伦重新陷入了自己的困境,同时,我们应该比他的现实生活走得更远。”鲍勃·迪伦从民歌到电子摇滚的最具争议的转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受到了一些听众的谴责。在这个阶段,迪伦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凯特·布兰切特主演。这张黑白照片的处理,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人想起费德里科·费里尼1963年著名的《八分半》。与之前的音乐传记不同,尽管近年来有音乐传记如《灵魂之王》雷(2004年)和《走线》(2005年)重振了这一类型的电影,但《我不在那里》显然打破了对现实的所有刻板印象,旨在在其主题上创造一个更具诗意的形象。导演兼联合编剧托德·海因斯(曾执导《天鹅绒金矿》和《远离天堂》)他表示,正如不同的演员描绘不同的方面,并通过不同的色调和风格展示一系列小插图一样,他想拍一部“与传统传记有些不同的电影”,这不是一部关于迪伦生活的剧本电影。我们想强调概念、风格、流派和特点的重大变化。“这部电影使用了一种类似抽象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迪伦的生活联系起来。凭借他武断的哲学,他成为了整个时代最前卫、最神秘的艺术家。”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拒绝自己过去的角色。他不断前进,不断否定自己。我的想法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那个永远在路上的人。海恩斯曾告诉《娱乐周刊》,“这部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六个鲍勃·迪伦将站在一起告诉我们谁是鲍勃·迪伦。”值得一提的是,鲍勃·迪伦曾创作音乐,并联合主演了萨姆·帕金斯(1973)的电影《比利小子》。迪伦向这部电影的制片人致以问候,但他没有亲自参与
展开
线路F1

预告片

图集

  • 我不在那儿 图1
  • 我不在那儿 图2
  • 我不在那儿 图3
  • 我不在那儿 图4
  • 我不在那儿 图5
  • 我不在那儿 图6
  • 我不在那儿 图7
  • 我不在那儿 图8
  • 我不在那儿 图9
  • 我不在那儿 图10

影说

《我不在那儿》天使吊在大楼上

我啥都知道,不好意思唧唧刮刮的说我看出了哲学味道。我十分怀疑能有几个人把里面的事件的背景都看明白了?(小人之心
这位爷爷成名前90%以上的中国文艺青年还没出生呢。大量的注脚(无论正确否)都不断让我羞愧我对美国文化史的匮乏。看得脑子发晕。这不是阿甘正传!甚至一首首的捉摸歌词都来不及我只有不停的按暂停暂停看字幕的意思。。。
本片自称启示录。如果按照其拍摄线条绝对是启示录般。那这些就和Dylan一点关系都没,否定了注脚的正确性。如果是一部传记体电影那情节不够章回体。所以注定是个启示录解构体印象派隐喻寓言预言等等等等现代派名词。。。不得不佩服那个引经据典解释台词的翻译者,他在作耶稣的工作。。。
最后把我看睡着了。
有一个镜头触了一下神经。金斯堡赶上Dylan时他在摩托车上看Dylan的眼神,那个眼神实在太深刻了,我甚至倒回来重新看了两遍。
弱智和渴望。那个牛b的眼神被语言化后的结论。我和金斯堡不熟,以前有个中国先锋乐评人似乎和金斯堡是发小儿,经常念叨他。不知道说的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人吗?

除了八卦还是八卦。本电影演职员名字红色,其他人名字黑色,虚构角色(包括借了真人名字的虚构角色)名字为蓝色。
参考:
老马丁(Martin Scorsese)的纪录片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I’m Not There这部电影用了6个演员来诠释这个多面的Bob Dylan。更有无数演员来诠释他生活里的出现的人。我个人比较喜欢从表面现象去臆想背后的联系,于是Casting(演员)是爱八卦的我对本片最关注的,而人物正是本片的特色。
首先,这是一个群戏,人物线索很多,名字一大堆,然而很明显的人物都是用的假名或者其他真实人物的名字。虽然人物是鲜明了,但这样却苦了观众。如果不是Bob Dylan的diehard fan(死忠歌迷)的话,很难读懂各个角色的名字和他们与现实人物的对应。其次,六个主要角色没有按时间排,没有按事件排,没有按一个人一段排,而是互相穿插,看起来毫无共同点毫无头绪。面对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从演员-角色-真实人物层层剖析一下,脉络就会清晰很多。况且我更感兴趣的是电影和电影人本身,而不是Dylan老头。
Todd Haynes, Juliann Moore

再听BOB dylan的歌居然是看完IM not there 之后,八年间,我好像忘却了,他就像乘着那辆破旧的不知目的地的火车,我曾经是多么迷恋他,想要追赶他,而他只轻声说了句再见,然后渐渐隐去。八年前,他和一个支离破碎的打口磁带一起而来,却很快被封在深处。口琴的旋律和沧桑的声音再也无法满足内心的浮躁和狂热,然后随之而来的重金和死亡席卷耳朵,一时的狂燥,色彩变化的面孔使我膨胀的一触即碎。
再听bob dylan'S dearm居然让我感动的无法自制,我从未经历过,或许,cobain不再像个孩子一样让我痴迷,lacrimosa不再将我禁锢在哥特式的精神迷恋,BOB 是生活,一种张扬的寻求自由单纯的生活,它在你的生活中时而隐去,时而出现,就像你永远无法逃脱对食物的需求和对性的渴求。那只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你无法形容,只能体会,然后在舌尖慢慢融化。

鲍勃迪伦的两部传记片,一部no direction home, 一部 I'm not there. 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带有些许迷茫的意味,这也取于他自己音乐中的词句,多少能表明他的内心世界。然而鲍勃迪伦的内心世界却也是最难捉摸的之一,最典型的,莫过于1960年代中期那场出名的对民谣的背叛,当摇滚大军汹涌袭来击垮了民谣的势头时,歌迷们对鲍勃迪伦的出场拯救满怀希望时,他却在演唱会上拿起了电吉他,被歌迷们称为背叛者和对流行趋势媚俗的拥护。
我想我还是非常能够理解鲍勃迪伦的心情,记得他说过一句话:“人们只是希望我像他们所希望的表现那样去表现。”这句话大概代表了他一生持之以恒而反抗的观念。他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与媒体的关系好似犯人与警官,说出的话多为讽刺而让采访者面子无处搁置。他在民主运动中获得了奖项,在颁奖晚宴中上台却说出了完全让在场者丢了臉面的话,让大家面面相觑,尴尬收场。但他却往往能让围观的人忍俊不禁,开怀放声一笑。这是因为恰恰好他说的是真话。
无论是西装革履的记者还是轻松愉悦的众多晚宴资助人

非常丰满的一部片子。
用不同年龄段的6个角色描述了鲍勃迪伦精彩的一生。
一直很喜欢民谣,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喜欢的理由。看了这部电影才发现,因为民谣接近生活,他唱的就是身边的故事。而很多所谓的流行音乐过于矫揉造作,反而失去了音乐或者声音本身的味道。
鲍勃迪伦真的很像一个艺术家,有天赋,有自己独特的洞见,有无畏的批判精神和一针见血的破坏力。艺术家从来不屑于讨好任何人,他们或许偏激,或许愚蠢,或许一无是处,但是他们是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可爱群体,他们给这个社会带来很多的美好。

看完讲述鲍勃迪伦的纪录片i am not there,想起几年前看的另一部片子,天鹅绒金矿,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
在I am not there 当中,对开场一句话感触颇深,只有歌声,才能不胫而走。
为什么被打动,很简单,如果这句话的模式搬到中国,将会变成,只有小道消息,才能不胫而走。
很多人鄙夷歌星这个职业,认为无非唱唱歌罢了,这样的观点我不予置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轻视歌手,而小觑了歌曲。
歌曲带给人的震撼、慰藉、感触,是任何其他事物所无法替代的。
更何况,鲍勃迪伦不仅仅是一个歌手。他是和切格瓦拉和毛主席一样一齐作为时代符号的人物。
真正了解鲍勃迪伦由来于马世芳的《昨日书》,书中提到他第一次见到鲍勃迪伦时他微驼着背的姿态,仿佛全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他身上。
去年鲍勃迪伦的the never ending tour 来到了中国,不知道在北京和上海听他现场演唱的观众是否还能回忆起他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健硕的身姿,但是他的歌声应该永远都不会老,如同他永不结束的演出。
德国有一部片子叫作《世界于中午被淹没》,致敬鲍勃迪伦

《我不在那儿》天使吊在大楼上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guminnc.cn/news/12918.html

展开

青苹果精选

工厂女孩
7.62006年美国传记
弗里达
8.72002年加拿大传记
飞行家
8.12004年德国传记
席德与南茜
7.71986年英国传记
卡波特
7.92005年美国传记
社交网络
8.22010年美国TOP250
公民凯恩
8.81941年美国悬疑

热点在线

TOP榜
2023中国大陆犯罪片

影院推荐